中控锁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中控锁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鄂尔多斯的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5:57:31 阅读: 来源:中控锁厂家

鄂尔多斯的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

旧石器时代,鄂尔多斯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是活动在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畔的河套人,生活在距今7~14万年前,后来就是活动在鄂托克前旗西南缘宁夏境内的水洞沟人,生活在距今3.4~3.8万年前,那么距今3.8~7万年前鄂尔多斯的古人类哪里去了,是迁移了,还是消失了,答案是距今3~7万年前的古人类生活在康巴什新区和伊金霍洛旗,他们活动在“红色的大河”——乌兰木伦河流域。

2010年5月25日,蒙古族古生物化石爱好者古日扎布漫步在乌兰木伦河康巴什新区景观河段,他顺着河下游向上游走着,踩在软软的沙地上,望着施工的工程机械,他思绪万千,如果能在这里发现古生物化石,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在他的家乡鄂托克前旗北部与鄂托克旗交界处就有许多这样的化石。正在这时,在河北岸的一处沙堆里,挖土机挖出了十几件化石,古日扎布眼睛一亮,觉得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就立即向市公安局报告,后市文化局和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现场进行了考察,确认这里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乌兰木伦遗址。接着,6月中旬,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组织考古业务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调查和试掘,出土了最为珍贵的第一批文物,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打制石器共计2000多件。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康巴什2号桥东乌兰木伦河(景观河)北岸。遗址第1地点中心坐标为东经109°45'41.97",北纬39°35'03.48",海拔1293米。目前,已发现并确认三个重要遗址发掘地点,确定了保护范围,东西长56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196000平方米。

在康巴什新区通往伊金霍洛旗的康巴什2号桥上,向东望去,乌兰木伦遗址静静地躺在河边,沐浴着阳光,滋润着河水,这片地方就是鄂尔多斯古人类曾经活动过的地方——乌兰木伦遗址。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宝印先生的综合考察初步确定,遗址所在地基岩为白垩纪红色风成砂岩,顶部为近现代风成沙堆积,遗物出土地层为呈灰绿色的河湖相三角洲沉积。今乌兰木伦河流域曾经为古代湖泊,周边为绿洲,绿洲上植物丰茂、动物成群,围绕乌兰木伦古湖,有多条流经绿洲注入乌兰木伦古湖泊的河流,遗址所在地就是其中一条河流入湖处的三角洲地带。

遗址时代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张家富教授测定和研究,为距今约3~7万年,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中期。

在乌兰木伦河的上游和下游,共发现旧石器采集点50多处。可以推测,乌兰木伦河全流域覆盖着一个地域广大的旧石器遗址群。

依据乌兰木伦河两岸存在众多的乌兰木伦古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地点,表明乌兰木伦河流域是乌兰木伦古人类生存、繁衍、打猎、打制石器的基本区域,说明乌兰木伦古人类是一个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阔的族群。

至2011年9月底,乌兰木伦遗址共出土3000多件古动物化石,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为研究员鉴定,乌兰木伦动物群中披毛犀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普氏野马,然后是河套大角鹿,最后是双峰驼、牛、仓鼠和兔。并且,遗址中筛洗到了许多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含有5种鼠类。从动物标本反映的年龄结构来看,披毛犀的幼年和少年个体相对较多。马基本上是成年个体。其他种类由于个体数量较少,主要是成年个体。从动物群的组成来看,乌兰木伦动物群明显属于“萨拉乌苏动物群”。

在2010~2011两个年度的发掘工作中乌兰木伦遗址已经共出土4000多件人工打制工具过程中留下来的石制品遗物,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亚梅研究员鉴定分析,石制品可以分为石核、石片、工具三大类。其中工具有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鸟喙状器、石锥、石钻、石刀、盘状器、雕刻器、原型石镞等类型。

“乌兰木伦”,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大河”,乌兰木伦河流域在远古时代就存在一条大河,河水搬运来大量较大体积的河卵石,河卵石堆积层在乌兰木伦河流域有广泛的分布,这些河卵石是古人类的重要资源,他们用河卵石制作成石质工具,用来打猎、食肉、制做兽皮衣服。如今,羊煤土气是鄂尔多斯的资源和财富,当时,河卵石就是鄂尔多斯古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数万年前,乌兰木伦河流域是鄂尔多斯古人类生存、繁衍、打猎的区域,在这里,古人类从上游河卵石堆积层中挑选优良的砾石,打制成石器。在乌兰木伦古湖边上,水草丰美,各种动物都来吃草喝水,古人类悄悄地窥视来到这里的披毛犀、马、鹿、驼、牛等猎物,趁它们正享受河水的清凉和水草的美味时,突然,将厚重的石球、锋利的石器和尖长的木棒向它们投去,成年的动物逃走了,老弱病幼的动物就成为古人类的食物。看到倒下的动物,人们兴奋不已,他们赶快跑过去,将猎物围起来;有的用尖状器拉开了动物的皮毛,有的用石刀将肉割碎,有的用刮削器刮净皮上的肉和油脂,有的小心翼翼地从保存在洞里的篝火上取来了火苗,在河边燃起了篝火;有的在篝火上支起了木架,开始烤肉,美味慰劳了人们疲惫和饥饿的身躯;肉总是不够的,有人敲开了动物的骨头,吸干了骨髓;有人将骨头上的肉筋刮得干干净净;人们将吃完的骨头扔进火里,骨头上油水四溅,使篝火燃烧的更加旺盛。乌兰木伦古人类最喜欢打的猎物就是披毛犀了,它笨拙、庞大,捕获后能供好多人吃饱。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出土最多的就是披毛犀的化石也印证了这一点,并且多是披毛犀的头骨,难道古人类也有偏食和嗜好?

夜幕降临了,万籁俱静,偶尔传来几声野兽的吼叫声。乌兰木伦人带着工具和吃剩下的动物骨肉回到了洞里。晚上,洞里是最安全和舒适的,洞里的篝火不能熄灭,有人专门负责添加木柴,火是天上打雷引燃的自然火,古人将其保存在洞里,不断添加燃料,火便不会熄灭。洞里有火,野兽怕火,都不敢靠近,另外,火也让洞里保持温暖,减少潮湿。乌兰木伦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可以说,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就是乌兰木伦古人类的狩猎场,这里存在多处用火遗迹,仅仅20平方米的范围就出土了3000多件古动物化石和4000多件石制品,并且古动物化石都是破碎的,这些情况显示:乌兰木伦古人类在这里用石器进行了狩猎,并用石器将肉割碎,点起了篝火,将捕到的猎物烤熟后,在这里野餐。古人类走后,河水流沙将这里淹没,形成了今天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今天的地层堆积。

乌兰木伦遗址所处的时代,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序列中最为缺乏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年代为距今3~7万年,恰好填补了鄂尔多斯地区距今7~14万年的萨拉乌苏遗址和距今3.4~3.8万年的水洞沟遗址的中间缺环。遗址所代表的是一种以发达的锯齿刃工具与凹缺器为代表的带有明显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特征的小石器文化,表明鄂尔多斯地区曾是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是继1922年法国人发现萨拉乌苏及水洞沟遗址后鄂尔多斯本地专家一次史前文化的重大发现。2012年1月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已经获选“2011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鉴于乌兰木伦遗址在考古学研究方面意义重大,加之,遗址处于鄂尔多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康巴什新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不可替代。根据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乌兰木伦遗址各项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遗址保护规划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经初步制定出来,遗址博物馆的规划和筹建也正在谋划。不久的将来,乌兰木伦遗址将成为康巴什新区、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史前时代历史文化的新地标而闻名中外。

宁波定制工服

武汉工作服设计

枣庄西服定制

淮北工作服定制